米乐官网手机版下载让物料处理更简单
全*咨询热线:13803920360

全球首例!时速300公里济青高铁干线列车从青岛胶东机场的“全世界”路过

发布时间:2024-01-07 16:17:14 作者: 米乐官网手机版下载
案例介绍

  原标题:全球首例!时速300公里济青高铁干线列车从青岛胶东机场的“全世界”路过

  12月26日,济青高铁干线时,随着济青高铁正式运营的第一辆高铁列车迅雷之势驶入胶东机场地下隧道段,由南而北下穿综合交通中心、高架桥、航站楼、飞行区,从胶东机场的“全世界”路过,使胶东机场成为全世界首例时速300公里干线高铁列车下穿机场航站楼的案例。

  据悉,济青高铁初期运营速度300公里,后期运营350公里/小时,西起济南东站,东至青岛北站,途径在建的胶东机场,设青岛机场站,青岛机场站前期运营阶段暂不开通,待2019年与胶东机场转场一并运营。青岛(青岛北站)到济南(济南东站)仅需1小时40分钟,这极大地“拉近”了山东半岛两大城市济南至青岛之间的“空间距离”,形成青岛与济南“1.5小时经济圈”。

  青岛新机场自2011年5月启动以来,就致力于打造最高效、最便捷的“立体化、零换乘、全通型”综合交通中心(GTC),提出,将高铁、地铁同时引入航站楼,实现下穿。GTC与航站楼贯通,与高铁、地铁无缝连接,以极大地缩短了旅客的出行时间,提高换乘效率。2013年3月,青岛新机场综合交通规划方案确定,标志着青岛新机场确定采用高铁、地铁下穿机场航站楼设计,使胶东机场成为全世界首例采用高铁、地铁同时下穿机场航站楼,并在地下设站的机场。

  2015年1月,新建济青高铁可研报告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建设济南东至青岛红岛高速铁路,全长307.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2016年4月,青岛新机场综合交通中心高地铁站房工程开工,由机场方青岛机场集团代建。高铁采用两台四线条轨道线万平米;地铁三台四线月,青岛新机场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五大综合客运枢纽示范工程。2017年10月,高铁站房工程主体封顶。至2018年底,济青高铁青岛机场站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精装修和设施安装收尾阶段,2019年与胶东机场一并启用。

  要做全球第一,谈何容易?机场,与铁路、公路作为当今社会重要交通出行方式,多年来迅猛发展,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俗称“铁公机”。21世纪前十年,机场与公路结合发展。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迟迟无法与机场形成融合,只能是就近规划(三五百米,虹桥七百多米),这对机场千万级别的客流人次来说,会浪费巨大的时间。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高铁通过时产生的巨大振动(空气流)无法纾解,学术上称之为振动控制。

  生活中,振动控制应用最广泛的汽车减振,车辆中安装有减振器,学名“阻尼器”,负责消能。振动控制技术是一项基础性的技术,又是一项“卡脖子”的技术,它像一个金字塔结构,下面的应用面很宽,顶尖又要应用到大国重器、超级工程当中。在大型公建中,国家大剧院、上海音乐厅等声学类的隔振技术应用较为成熟,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是中国首座全浮建筑,整个建筑,两万六千吨是全部“浮”弹簧上的。而对机场和高铁来说,高铁隔振技术还没再次出现,所以只能考虑机场隔振。解决高铁穿越最直接的隔振方式是把整个机场“悬浮”,这种方案费用太高,性价比很低。只能是局部区域隔振,机场区域的局部隔振应用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算是首例。

  机场航站楼振动控制管理系统主要由弹簧隔振器与粘滞阻尼器组成。隔振器预压缩后如同刚性支承一样,在其上面能够直接进行结构施工和设施安装。一旦安装好,弹簧系统就可以激活进行振动控制。不需要顶升被支承的建筑物或机器就可以很容易与简便地做调整与对中。粘滞阻尼器是一种粘弹性元件,对所有自由度都有阻尼作用,阻尼力与顶部柱塞和底部壳体之间的相对振动速度成正比。有了这两个“法宝”,高铁穿越航站楼产生的巨大振动后,航站楼不是硬硬地戳在地上,而是支在1000余个软软的“橡胶垫”上,从而有效消能,保证安全性。

  通过专业方面技术单位、大学、设计院、研究所等联合研究,采用计算机仿真和测试,确认了采用这种方案,振动是能够达标的,又聘请了业内安全专家对安全来进行了评估,结构安全、地振安全、歌声效果也可以保证的。从而使高铁与机场完美结合,高铁穿越机场航站楼,从理念走向实际,从设计图纸走向百姓身边,是当前最具功能性和创新性的设计,这项设计在民航行业已经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同批在建的还有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京新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都新机场)也采用此种设计,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式意义。

  2011年,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2014年10月11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项目获得国务院及批复。2015年6月,青岛胶东机场开工奠基。目前,正在加紧建设,计划2019年转场运营。青岛胶东机场投资规模达360.39亿,整体近期规划用地15.63平方公里,远期用地约30.66平方公里,形成南客北货,中间航站区两侧飞行区的空间布局。通过测算,预计青岛新机场近期(2025年)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3500万人次;远期(2045年)将达到5000万人次。

  新机场规划航站楼一期海星状,整体“齐”字状,航站楼面积约为47.8万平方米,一期正在建设2条独立运行的平行远距跑道(东一跑道和西一跑道),跑道间距2184米,其中东一跑道按4F级设计,跑道长3600米,宽度60米,西一跑道长3600米,宽度45米;二期再建设2条近距跑道(东二和西二跑道),航站楼面积约为60万平方米。未来旅客通过安检步行至各个登机口的距离为550米左右,在国内同类机场规划中为步行距离较短的;近机位数量为76个,通过多机位的组合能够达到80个以上,为国内同类机场规划中近机位数量最多的。未来青岛将全面突破流亭机场跑道、航线、空域等发展瓶颈,与仁川、大阪、北京、上海等国际城市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充分的发挥东北亚几何中心的优势,打造面向日韩的1小时快线,凭借山东半岛强大的腹地经济实力,重新塑造东北亚航空版图。

  工程进展情况。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新机场建设“五年攻坚计划”,青岛新机场将于2019年下半年转场运行。自2015年底开工建设以来,经过近三年的建设,现阶段,工程已全方面进入大面积装饰装修和设施安装阶段,年底工程将基本完工,具备“初步验收条件”。

  具体进展方面,航站区,“海星状”五指廊构型航站楼已基本呈现,正在全力推进内部精装工程。全球最大整块不锈钢金属屋面施工基本完成。航站楼按照国际最高绿色三星标准建设,其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水平处于国内绿色建筑前列。此外,致力打造的“最佳体验的智慧机场”、文化气息与实用价值兼具“海之梦”文化机场,以及“同城同质同价”航站楼特色商贸等工作全方面推进,未来的航站楼将全方位彰显“创新、绿色、科技、实用、便捷”等要素,在国内众多机场航站楼建设中独树一帜。

  飞行区,年底基本完成跑道和滑行道施工,国际最高运行标准4F等级跑道即将面世,加上二期将要再建设的2条平行近距跑道,能够完全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终端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飞机起降45.2万架次的保障需求。届时,青岛新机场将与北京、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大型机场处于同等运行水平,为青岛地区乃至山东半岛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配套机场建设的空管、油料、基地航空公司建设全方面推进,与新机场同步运营。机场工程配套的综合管廊工程处于安装收尾阶段。总长度达19公里的管廊,位列国家综合管廊重点试点项目,同时青岛新机场也是国内首个建设综合管廊的项目,创新性和前瞻性充分彰显。此外,率先将“水弹性城市”理念引入机场,着力打造国内首个“海绵机场”,被住建部列为2017年度市政公用科技示范工程。